2015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
2015年,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去产能……这些词汇频频出现在中国的官方话语之中,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投资拉动经济的时代渐行渐远,消费、创新和创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2015年,股市一路奏响高亢的凯歌,大盘一路狂飙突进站上5100点,随后又出现戏剧性的大跌,几次暴涨暴跌,让无数的中国股民为之疯狂。卖房炒股、杠杆融资、从一夜暴富到一夜赤贫,A股上演了太多令人唏嘘的悲喜剧。
2015年,在宽松政策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回暖,库存压力有所缓解,然而,经济下行和高库存仍然给楼市带来不少压力。2016年初,就在各省吹响楼市去库存的号角之时,各大城市的房价却出现了意外暴涨,楼市和股市的狂热交替上演着。
2015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到27747万人,比14年增长1.3%。农民工,依然是这个时代无法回避的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90后”新生代农民工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有追求,也有困惑;有勇气,也有牵绊;有毅力,也有妥协。和上一代农民工不同,他们对故乡更加疏离和陌生,他们更渴望外面的世界,更希望城市能够接纳他们。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在浩荡前行,城市白领、大学生、退休老人、两代农民工、留守儿童、工薪阶层、精英阶层……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上演绎着不同的人生,他们幸福着,痛苦着,绝望挣扎过后,又满怀希望地奋斗着。他们的梦想,就是这个时代的梦想,他们的希望,就是这个时代的希望,他们的奋斗轨迹,就是这个时代前进的路线图。
房价、二胎、炒股、城乡差距、北漂……这些话题,中国老百姓都有着切身的体会,从这些普通人的经历之中,我们或许能依稀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平凡人的喜怒哀乐,思考这个时代所带给我们的无法回避的命题。
在2016年这个春寒料峭的三月,两会如期而至,无论是身居高位的决策层,还是平凡的老百姓都会相信,未来的中国一定会更加美好,梦想中的生活也一定会如约而至。因为所有的人,都在为之奋斗。所有的汗水和泪水,都将浇灌出这个时代最美的花朵。
被专家们恐吓了无数次的狼终于来了。
2月29日,上海发布《201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比2014年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过去十五年来,上海外来人口第一次负增长。逃离北上广似乎也正在从一种媒体预测变成现实。
但是哪些人可以坚定地逃离北上广呢?QQ曾经做过一次统计,2015年春节期间,有5334万QQ用户从北上广深四地回到国内各地,占四地QQ用户的近60%,假期结束之后,仍有1084万人没有回流。这些没有回流的人可以暂时被认定为逃离者。他们之中,近60%的月收入在一万元以下,且大部分人的年龄在35岁以下。如果仅以QQ大数据为基础,我们大概可以画出这群逃离者的模样:年轻、收入中等偏下、男性居多。
无独有偶,2015年,上海市政府力抓的两件事——拆除违章建筑、整治群租房,直接导致了大批外来人口离开。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上海的高房价产生挤出效应,一些低端制造业和产业从业人员被挤出上海。
对于更年长、收入稍高、勉强可以称之为中产阶层的人来说,逃离北上广的代价可谓高昂:房子、工作、好学校也意味着都和你拜拜了,最大的代价是获取财富、关系的机遇也将一并被剥离。所以,别看朋友圈里大家疯转“去大理安个家”、“我带孩子去丽江”,真正效仿者寥寥无几。倘若真的趋之若鹜,北京哪怕10%的人,也就是大约200万人生态移民,涌入到大理、丽江,估计苍山洱海也将沦陷为另一个北京:汽车喇叭声于耳,高楼拔地而起房价一举冲天,交通越来越拥挤,污染越来越严重。
从百度迁徙大数据看,2016年2月25日(正月初七)17时,北京、上海、深圳依然分别位列迁入最热城市前三明,其中11.04%的监测人流涌入了北京。迁入北京的来源省份排名为河北(45.78%)、山东(9.69%)、河南、山西、辽宁、天津、内蒙古、安徽、黑龙江、湖北。从这份迁徙大数据可以看出,山东、山西、河南成为京津的人口腹地,安徽成为上海的人口腹地,湖南、湖北成为珠三角的人口腹地,三大城市群格局与人们印象基本一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发达区域仍然是春节迁出与迁入的热点地区。
大量资源不断集中到某几个城市,是从东半球到西半球、欧洲到中国都在经历城市化过程。英国有6300万人,其中伦敦一地就有850万之多。全国人口大规模集中在首都现象,东亚地区更为明显:整个韩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都居住在首尔,而东京都市圈的人口则占到全日本的近五分之一。如果把韩国、日本的首都人口/全国人口的比值做参考,中国的大城市首位度的数值远远低于东亚邻居。北上广深四地常驻人口相加也不及全国总人口的8%。
环境的本质问题还是一个过量人口带来的超载效应。但人类的发展趋势就是不断聚集、不断在挑战大自然的极限。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大城市的负面效应,对于大城市的集约性却鲜有关注。例如在供暖和制冷方面,公寓楼就比郊区分散的房子更高效。城市家庭比城郊和乡村的家庭碳排量更少。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2013年到2014年在北京多地监测发现,北京农村地区冬季采暖以土暖气和生物质炕灶为主,燃料的低效非充分燃烧,是导致PM2.5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农村分散式的采暖的能源利用率尚且不及城市集中供暖的一半。清华大学的研究者认为,在满足相同采暖负荷的情况下,与燃烧燃煤相比,型煤锅炉和生物质锅炉造成的户均一次PM2.5排放可分别降低36.8%和68.7%。
美国学者大卫·欧文在《环保都市》一书中盛赞曼哈顿稠密、集中的城市环境,大部分人都住公寓且使用公共交通,他称曼哈顿是美国最环保的地方。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一个研究团队曾经对美国大都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经济产出的关系,结果发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随都市经济产出的增多而增长,但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人口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人均排放量就略微减少,排放量随都市的扩大而减少。概括地说,城市规模越大,单位能耗就越小,也就越环保。
偏见根深蒂固,但科学的事实就躺在那里,等你去发现。盲目逃离大城市,最后的结局,不是换来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生活,而很可能又酿下另一场灾难。
自从用微信后,时常在微信群中收到一些求助信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我参与的两起捐款事项。
第一起事项是儿童白血病治疗捐款。2015年11月,我所在的宗族微信群向各宗亲发出倡议,一位农村宗亲6岁半的孩子在9月25日被诊断为急性Q2型白血病,正在接受化疗,医疗费用约需60万元。对普通农民家庭来说,这是可望不可及的数字。患病以后,家长东借西凑,也仅筹集10余万元,并且所剩无几。宗族通过微信群发出倡议,为孩子捐款,筹资额度为30万元。
第二起事项是儿童烧烫伤治疗捐款。2016年2月15日早上,一个工厂废弃的化工桶发生起火爆炸,将路过桶边的三个农村孩子烧伤。其中一个孩子全身烧伤面积90%多,重创面积42%,至今在医院抢救。其家庭难以承担高昂治疗费用,希望筹集善款,额度为14万元。
中国人都有善济之心。在这种情况下,看到消息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出一份力。前一个捐款我稍多些,有四位数,是通过银行转过去的;后一个捐款我捐了两位数,是用微信直接支付的。但我一直在关注后一个捐款的情况。从捐款额度看,多的也就是100元,少的0.1元,但增长很稳定,到2月24日已经筹集了14.1万元。这笔费用对孩子的及时救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烧伤儿童正在筹集第二阶段的治疗费用,我又把微信中的金额绝大数捐出去了。
应当说,这两个通过网络平台的捐款项目,相对比传统慈善捐助,有非常突出的优点。从我切身体会看,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速度快。第二例烧伤事件发生后,距离家长发起发捐款申请不到10天,就筹集第一笔善款用于治疗;二是捐款的成本低,第二例捐款14万余元,扣除手续费2%,有近13.9万元用于治疗费用,平台手续费为不到3000元;三是公开透明。两起慈善发起人均把受助人的治疗信息全部公开;四是小额捐款,便捷。查了下第二例捐款,基本上通过微信支付。微信还有我捐款的微信支付凭证。
但是,在关注两个捐款项目时,我一直在思考,这种重大疾病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势必给一个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这种负担,不要说农村家庭,就是城镇家庭也很难承担。他们很有可能因巨额医疗费用而陷入贫困。
因此,我加了他们的微信,并且直接问,为什么不寻找医疗救助,有没有参加大病保险?他们对医疗救助也不怎么抱希望,其中有位家长告诉我,有农村医保,但还没有报销过;孩子父亲也去妇联和红十字会请求帮助,但没有得到明确答复;可每天要花的钱像流水一样,孩子等不起。对大病保险,他们知之甚少,很难不清楚有这么回事。于是,我抽空把关于大病保险的相关情况给他们做了介绍,并且让他们赶紧去所在地政府咨询相关的信息。
从这两件事看,对于普通居民家庭,加快推进大病保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似乎基层民众对中央正在推进的这件事不是特别了解。他们面临困难时,原来更多的是亲戚朋友帮忙;现在有了“轻松筹”,更多地依赖互联网+慈善的作用。如果这两者都没有,这种意料不到的灾难性医疗支出,势必导致家庭陷入贫困。
出于这个考虑,我还专门查了点资料。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表明,2008年我国城乡贫困家庭有34.5%是因疾病或损伤而致贫,比2003年上升4.5个百分点。2015年11月克强总理讲话中提到,全国近3000万个贫困家庭中约1200多万个家庭因病致贫,占比达到40%左右,高于2008年的比重。
因此,让一个家庭真正地避免因病致贫,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真的需要大病保险的保障。这个保障越早建立,对普通家庭越好。通过构建老百姓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家庭医疗钢制:首先通过基本医疗保险获得保障;其次通过大病保险,对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二次报销”;最后,再通过慈善、医疗救助等给予支持。
当我向两个家庭提出这个路子时,他们都有极高的期盼。作为普通的社会一员,我真心希望老百姓能够尽早感受到这种获得感!
对北京房产最早的印象还是学校外的广告牌,“世纪城,精装4888元/平米”。老师们很多不满于学校与其商定的合约价,而舍近求远选择更便宜,千元每平的回龙观购房。当时并不知道回龙观是个什么地方,没听过万科的王石,不了解朱总理房改的内涵,只是觉得五千一平米的房子太贵了,因为在记忆中,房子都是单位集资盖的。那年是03年,我刚到北京上学,印象中北京的政策是50万买房送北京户口。
第一次装模作样的去看房,是07年,和大学玩得最好的几个兄弟一起。
刚刚走出校门的我们一水的阳光少年,浑身上下满满的正能量,带着对未来莫名其妙的自信和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心想要携手创点小业。
但是对于未来怎么干,在不在北京干,都还没有定论。需求不刚,让我们对房价的走势并没有太在意,更多的是一种冲动,为了感受影视剧里的loft户型,憧憬一下新潮的工作生活形态。
那个时候北京城内的新房正在密集上市,满大街都是地产广告牌和发传单的,股市也在地产带动下红红火火。然而好景不长,刚刚开始的裹着被子排队买房的新闻,就被次贷危机金融海啸的报道取代了。尽管有大v和专家在博客上对比国外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都会有5到1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地产持续升值,房产价格还是一路下滑,没经历过血洗的人们,消除了恐慌,降低了热情,而我们也放弃了冲动。
北到望京的麒麟社,南到百子湾的赛洛城,四惠的金地名京,沿着东边几个有loft户型的盘我们都看了一圈,不是卖完了,就是产权性质不满意,而销售人员对于常规房型的过分殷切推销,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再等等的决心。
第二次集中看房是奥运之后。
金融危机蔓延,大量韩国人的“清仓甩卖”加速了二手房概念的普及。
一边是新盘数量萎缩,一边是各种中介机构疯狂涌现。一年多的租房生活开始影响到我们的购房理念,loft不再是必选项,而更便宜,选择范围更广的二手房开始被关注。由中介带着零零散散地看了些望京地区的房子,但是都没有下定决心购买。一方面是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总觉得房价还会往下走,另一方面,房价的走势强化了我们“自力更生”的信心,觉得用不了多久,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和积蓄凑齐首付。
而最重要的还是心态上的平和与安逸,不用面临婚房的迫切需求,同时,几个好友群租在一起,过着老友记般的快乐生活,还不忘时不时憧憬一下未来的创业愿景。
工作、生活、旅游、恋爱,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房子似乎就乖乖在那里等着我们,需要的时候去买来就好。就这样,不知不觉,房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房价也在悄无声息中开始了疯狂的反弹。
随着同学和朋友们陆续结婚,换工作,回老家,大家的生活轨迹告别了从前的平行关系,买房这个曾经的“集体行为”变成了“各自为政”。不切实际的幻想和美好的憧憬也已经被现实冲乱。炒房团,日光盘,排队抢号成为舆论的热点。看到曾经看过的楼盘和房子如今翻了翻的价格,心情是着实的复杂,既懊恼,又不甘,加上刚刚经历的金融危机和房价波动,心理上的自我暗示便更倾向于相信房价必跌的崩盘论者。
就这样,在媒体和销售的反复劝说下,开始有了与时俱进的贷款意识,想通了租房不如还贷,学会了拿着地铁规划图去选房,然而日益增长的房价物价与收入水平低下,却成了主要矛盾。更要命的是,我被限购了。
于是我决定,再等等吧。
接下来的几年里,房价的疯狂上涨,政府的频频压制,网络上两派的口水战,让本就囊中羞涩,再加上性格犹豫的我愈加的畏手畏脚,毕竟这是一个要倾尽一家几代积蓄的决定。生活主旋律也开始从快乐变成焦躁。
疯涨的房价就像股票,你越觉得高不敢买,它就越上新高,当你下了狠心,却又没准……
我开始反省自己优柔寡断的性格和过低的风险偏好。这时候,刚需的压力开始了。从10年后开始,我开始借助日渐成熟的网络工具来缩小选房的范围,平衡工作、价格、交通、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找合适的标底,时刻准备着迎接满足限购条件的那一刻。
扛着刚需的光环,便对崩盘论免疫了。尽管迟到了五年,但树立了“正确”的社会主义买房观,便有了坚定的信念和主心骨。
这是一段心情每况愈悲的时光。从南边的劲松、方庄、旧宫,到北边的回龙观天通苑立水桥,从东边的塔链坡,梨园,宋家庄,到新兴的怀柔、东坝、大兴,但凡均价看着不吓人,总价看着有希望的区域,都做了实地考察。
手机里存满了中介电话,几乎看遍了北京所有主流的中小户型种类,我以自认为最理性的方式筛选着房子,最后连最热情的中介都不再给我打电话了,我还是没有出手。
北京的房价真的高到让人恨,而股票行情的连年不振,让人痛。
从起初一百五十万觉得贵,到预算两百万,最后升到三百万。收入的增长让我对还贷有了信心,但是首付还是得看股票市场的脸。虽然生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但是妈妈是个97级的老股民,凭借着在股市的摸爬滚打,靠省吃俭用的钱多少换来了点经济发展的红利。
14年底,经历了年初的房价退潮和政策骚动。终于,被下定决心的我,圈定了去东坝看房。这天下班后,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第三次来到朝新家园,一气爬上爬下看了四套新上的房,心里隐约有了倾向。
在返程的路上和女友一路商讨。途经5年前看过房的青年路附近,女友聊起曾经到国美第一城吃过饭,不如吃一次。“缘分”就这么毫无征兆地来了。
在寻找餐馆的途中,一个叫梧桐地产的地区性中介公司的业务员便主动迎了上来。介绍了两套三百万的房子,说是有钥匙,能直接看。带着去看看户型的心态,就逛了逛,虽然布局和实用性上并不太合我们的要求,不过商品房小区的环境倒是比我们之前看过的人车混流的小区好些。
看房结束后,礼貌性地到小店里去坐一坐。正要交谈,一个气质优雅的阿姨进了门,说是给这儿的业务员送了点小点心吃。寒暄后得知是一个艺人的母亲,在这里帮着孩子卖房子,一来二去与这里的中介就熟络了。话到这里,中介提议可以看看。
就这么一看,就中意了。户型,面积,环境,位置包括装修保持的程度,虽与理想有出入,但是就近期看过的房子里,这个算是平衡的最好的,只是价格超了预算。心动和理智又开始掐架。
做为一个看房看到自嘲的人,中介的各种赶着签单的营销策略我早已不为所动了,但这一次我一夜没睡跟自己斗争。综合考虑了宏观经济的走向,蠢蠢欲动的政策,股票账户的现状,对未来工作的预期,以及业主作为公众人物,可以不必担心资金安全选择有折扣的小中介,省下了装修费还能保证无甲醛……
想起同学同事曾经说笑时的经验之谈:咬一咬牙就过去了。必须结束这种痛苦的煎熬,最终我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很快。交订金,网签,申请贷款,批贷款,付首付,过户。
总结这段荒诞而戏剧性的买房经历,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观念意识落后,信息不对等,可能造成错误的预判,而信息泛滥,过度谨慎,又会导致决策不果断。善于取舍,无论是生活还是投资都显得尤为重要。
15年股票大起,房价却稳中有落,当时还有些后悔,错误的判断了政策和形式,然而随后的股市暴跌和房市回暖又让我多少感到些庆幸。
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就要学着适应环境,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与其羡慕蓝天绿水大house,不如多看看人民日报新华社。
09年入市到现在近七年,起起落落沉沉浮浮,从时时刻刻提心吊胆的股市新鲜人到涨停跌停都如浮云的资深老油条,也从肆无忌惮无所顾虑的学生党变成了一只小心翼翼苦逼的工作狗。股市中几分钟赔得倾家荡产的惨兮兮的小散多如过江之鲤,谁都比谁更凄惨,我确不知是不幸还是万幸在最艰难的时刻也痛苦的幸福着。
14年夏天因为各种原因转掉了和同学合伙开的小旅馆,开始了游荡无所事事的生活。手头有些存款,又要照顾摔伤的父亲,本身也比较懒散,诸多原因让我相信自己能凭着玩玩股票过上不劳而获的安逸生活。
一开始一切如我所愿,不用再早起给顾客退房,不用再熬夜等生意,不用再被月租的房客找麻烦,每天睡到股市开盘,下午3点多股票休市就在出租房里打打游戏,也小赚了几笔,合计了一下还比上班更合适。
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有一天,我刚入手两天的信邦制药停牌了,看到公告上写着“定向增发”还小得意了几天,没想到的是这一停便是整整3个月,资金套在里面取不出来。为了多赚钱,我把所有存款都压在了股票上,几乎身无分文的我仍旧不愿出去工作,在网吧一呆就是一整天。
对了,那时我并不是一只单身狗,还有一个正在念书的女朋友。之前每天都在劝我去找工作去做事情的女朋友,之后每天都在靠兼职和不多的生活费负担我生活的女朋友。
我们从简易的出租屋搬到更狭小的顶层阁楼,没有热水和空调,只有一张一米二的小床和一张摇摇欲坠的书桌。而我只是从收费4块钱一小时的网吧换到了2块钱一小时的网吧,因为我还是固执地相信,只要信邦制药复盘,一切都只是是过眼云烟,我要做的就是打发这段无聊的时间而已。
直到12月,信邦制药复盘,增发失败,连续几天跌停。这像是给一个无期徒刑的囚犯改判了死刑,一个崩了很久的弦突然断掉,我的幻想和期待就这样被无情地摧毁了。
日子在烦躁焦虑中一天天过去,渐渐地,每次从女友钱包里拿钱的时候,我不再理直气壮,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样的日子才能到头,或许大吵一架我就变成街头的一只流浪狗了。但是她好像并不在意落魄又懒惰的我,每天依旧忙碌于上课和兼职,依旧和我说着各种开心的不开心的。
但她越是不在意我却越难受,我越来越不能忍受这样的自己。我开始琢磨着适合自己的工作,离开学校多年,专业技术早就忘了,整日混迹于网吧倒是让我觉得代练可以一试。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10几个小时,同一个副本刷N遍,但是我却并不觉得枯燥。
15年初,我割肉抛了信邦制药,之后在股市中也有赢有输,工作也变动了多次,心态也变了许多,不再计较一时得失,意识到炒股不当饭吃当酒喝。唯一不变的是陪在我身边的女友,仿佛也是患难与共过的老夫老妻了。
相信有不少和我一样的人,来自农村,因为读书或者工作留在了城市里,但是春节期间会返程回乡。我老家在西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每年来回奔波,看着窗外的景色从高楼大厦到乡间公路,这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了习惯,但是今年好像有些什么东西和往常不一样了。
小镇上住房越来越多了,甚至增加了一条街。乡下的自建房也多了起来,放眼望去,一大半都是新修的两层小洋房。妈妈告诉我,这是因为大部分在外打工的人带钱回来,选择在附近城镇买房子,或者在乡下自己建房子。对农村人来说,自己修房子比起在城里买房要划算得多,修建一栋普通的二层小洋楼大概需要三十万的开支,这可以在房价两千出头的小镇买一套不错的楼房了。但是自己修房子还有土地可以种,而且许多老人不习惯城镇里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推翻老房子修建新房仿佛成了一种风气,田野间出现了不少贴着漂亮瓷砖的小洋房。
虽然农村自建房没啥美感,但实用性很强,因为乡下泥土多,要堆放部分农具,甚至还要从事一些农业活动,所以一楼大部分还是水泥地,二楼设为住房,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装修。很多小洋楼里还保留传统的柴火做饭,房屋里还设有猪圈和鸡舍。
许多人劳碌了大半辈子的收入,都用来改善住房条件了。除了建房成风外,不少人也会把钱存进银行里。春节期间,邮政和农村信用社异常火爆,前面有几十个人排号是家常便饭,一次我去银行办理业务,甚至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我一个在镇上邮政工作的亲戚告诉我,这是他们吸收存款冲业绩的最佳时间。农村人对储蓄相当看重,因为大部分农民工外出打工是没有养老保险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须省吃俭用,守着银行存款过日子。
而且一代农民工回乡找工作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在发达地区打工的他们习惯了外面的“高工资”,对于落后乡镇一两千块的工资接受相当困难。而且他们已经习惯了从事工业生产,很少会有农民工选择种田了。
除了我们这种春节才返乡一次的人之外,大部分留在当地的农村人都感觉到了,农村的经济正发生极大的转变。除了地势特别复杂的地方外,公路几乎通往每一个村落,这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部分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买了轿车,加上过年从外地开回来的车,主要干路甚至出现了拥堵状况。
除此之外,淘宝也能进入乡下了。养蜜蜂的外公告诉我:“蜂箱隔板在店里买要八块钱一张,但是在网上买只要两块钱一张。上次我让张老头的儿子帮我买了几十张,还不到一百块钱。”不过农村淘宝虽然下乡了,但可能是因为兴起时间还比较短,除了少部分人尝新之外,对农村生活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一是因为乡下人的需求并不高,他们的购买力不强;二是农村人接受网络极少,还有人以为网上购物是骗人的,很多东西还是在实体店买;并且部分“时髦”的妇女开始在网上购物,不过她们买得最多的是服饰,而且钟爱大红大紫以及各种淘宝爆款。
网络的接入丰富了农村的生活,低端国产智能手机只要几百块,大人们买智能机,当属小孩最高兴,因为他们可以玩各种各样的游戏。网络的普及看上去缩短了城乡差距,但实际上距离依然存在。因为他们只是看到了,并没有接触到,这只会让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更好奇而已。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因为开发或者修路等原因,占用农村田地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占用房屋的会在附近的城镇赔偿房屋,占用土地的会按照面积赔偿相应金额,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搬进城里,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但是对于被占地的人来说,没有田地之后,经济来源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本地经济发展有限,提供的岗位远没有外地的多,而且当一代农民工年纪大了之后,在外地打工越来越困难,招收他们的工厂减少了,不管愿不愿意,他们最终还是会面临回乡的选择。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们,还必须承担起子女抚养和老人赡养的义务,这是很大的就业缺口。这几年来,老家镇上开始修建工业园区,工厂门口挂着许多招工的牌子,大多是技术含量不高没有太大专业性的工作,比起离乡打工,就近择业仿佛也是不错的选择。
与其奔波千里在异地打工,不少人更倾向在家附近找工作,虽然工资低一些,但是离家近,漂泊感会淡化很多。而且家里老人也老了,小孩儿也逐渐长大,没有谁会喜欢家里有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经济得到一定满足后,许多人开始寻找感情诉求,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家庭欢乐。
但这只是对一代农民工而已,对于出生在农村的大部分年轻人来说,他们并不希望在这个小地方生活一辈子。爷爷奶奶那一代人可能只想要吃饱穿暖,爸妈他们还会想吃好穿好住好,到了年轻人这里,物质条件越来越难满足,而且精神需求也逐渐多了起来。丰衣足食固然好,但通过网络和媒体,农村的年轻人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他们接受力比老一辈强,学习速度也更快,他们不甘于忍受这种出生的不平等,他们希望去更远的地方,尝试更多的东西。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去,不管是以二代农民工还是读书的方式。在这二三十年以来,农村仿佛进入了一个循环,年轻人不停地走出去,在中年后又选择回归,他们下一代依然如此。
和外出的人不同,留在乡下的年轻人却成了城乡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大多在当地找到了工作,然后早早结婚生子。现在流行一种晚婚晚育的风气,不少在大城市生活的农村孩子看不起留在当地的人,他们觉得小镇生活是对人的麻痹,甚至不少人觉得人必须要出去见识一下世面才不算白活。但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问题,你在大城市里见识花花世界,但是谁又能说我在小地方就不是生活呢?
这也是父辈和子女生活方式上的差异,相比孩子们而言,爸妈其实希望孩子留在老家的。我妈妈常对我说,你在镇上当个中学老师也不错,住家里吃家多好,又或者让我在重庆找个工作,从主城区开车回老家只要两个小时。父母不想让子女远走,但是当子女离开时,他们却又无条件支持,只是担心你在外面过得辛苦。世间的感情,也就只有父母对孩子能这样了吧。
农村经济的确是在往好的方向转变,但这更像是一种畸形发展,这是依靠外来资金建立起的繁荣。相信中国大部分农村都是如此,经济是靠着外出打工者带回的资金和城镇化建设拉动起来的,农村本身几乎没有多大的改变。既然有那么多新的东西传入农村,但为什么农业没有变革?
种田的亲戚不止一次向我抱怨,现在种田越来越不划算。种子化肥还有人力支出,在播种和收割时期必须要请人劳作,一天至少两个人,一亩三分地支出都要上千元,而一亩水稻产量才一千斤左右。一百斤稻谷收入也不过一百多一点,在物价飞涨的年代,粮食的提价根本微不足道。这么一算,投入和支出差不多都相抵了。如果不算人力支出,那只能自己起早贪黑农忙,不过为了一两百块钱,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农业机械化大家都听过,但是实施起来却相当困难。我老家在西南丘陵地区,几乎没有大片的平原允许大规模机械化操作。乡下确实出现了部分农业机器,但是这种机器普及率很低。曾经在教材上看到的日本小规模机械化普及,但是放在当地却行不通,因为机器成本太高,农业的投入和产出极其不成比例。
而且农村萧条还有另一个原因,随着社会风气的改变,年轻人对土地的眷念远远不如老一辈,对部分人来说,农村人的身份是可耻的,甚至是种必须要摆脱的身份。这导致乡下愿意种田的人越来越少,但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连种地都不会。
村子里也有想过办法,可是效果都不如人意。开发农家乐只有在靠近主城区和旅游区的地方才有用,但还有更多偏僻的农村,附近也没有大城市,开发难度相当大。我老家之前有种百合,说是可以卖个好价钱,但是后来却亏本了;几年后又有人承包田地开垦鱼塘,这次没有亏本,却依然没能大富大贵。几次农业承包都没有让村里富起来,农业频道播出的那些“致富经”像是一个遥远的梦。村里的人好像疲惫了,大家开始困扰,农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春节回到老家,毫无例外是一次又一次的聚会。大家平时各处天涯海角,有的在北上广扎根,有的在省会城市或三四线城市定居,还有的移民至澳洲、新西兰、加拿大等地,也只有春节回家才能相聚聊一下近况。我们这群人属于八零后、八五前,大多已育有一孩,今年聚会最热门的话题便是“二胎”。
年初,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如一颗重磅炸弹,让我们的生活泛起了波澜。我的一位大学同学,算是走在我们前面,毕业后便回到了家乡湖北随州,一个四线城市,结婚生子,如今女儿将满十岁,她在单独二胎政策还没出台的时候,便做了计划,并于去年三月顺利生下一个儿子,如今每每在朋友圈po照,晒着“儿女双全”的幸福。
我由衷觉得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孩子是最理想的状态。因为我自己便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漏网之鱼”。当年我的父母在生下了我哥哥之后,非常期待拥有一个女儿,于是“顶风作案”生下了我,后来被罚款350元。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哥哥对我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几乎是沿着他的轨迹一路成长,听他听过的歌,读他读过的书,他念了博士,我便发誓也要考上硕士研究生。他是一个积极、正直的人,我也形成了乐观、向上的性格。两个孩子相互依偎着成长的画面太过美好温馨,可是轮到我自己,却乐观不起来。
三年前因为房价太贵,我离开北京来到重庆定居,而两年前,我的孩子降生。因为缺乏人手照顾,我从怀孕到孩子一岁半,一直没有上班。我先生从事数据通信行业,收入在重庆本地也算高于平均水平,然而我们的压力不可谓不大,这几年基本处于月光状态,没有积蓄,没有安全感,不敢生病。
只因养一个孩子,成本实在太高。从怀孕开始,孕检一次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剖腹花费近万。我的孩子算是身体很棒的,生下来基本很少发烧感冒,然而也因为肠胃问题跑了几次医院,每次花费至少几百。有心想买国产纸尿裤,但质量确实不过关,用了一次便导致了宝宝红屁股,只好去海淘日货,仅这一项平均一个月开支便在一千左右。幸好,我的孩子一直是纯母乳,没有吃奶粉,否则花费还要翻倍,要知道,自三鹿事件之后,身边鲜有朋友给孩子吃国产奶粉。
孩子一岁半了,我重新回到职场。本想请保姆照看,谁知去市场上一打听,一个稍微有点经验的保姆,一个月工资至少在3500以上。无奈之下,只好请我爸爸来帮忙带孩子,也是难为了老人,要知道,他今年已有六十多岁,而且一辈子从没带过孩子,我小的时候他连抱都很少抱我,如今却要从头学着怎样带孩子,看着他笨手笨脚地给孩子换纸尿裤、喂饭,我觉得很心酸,为自己,也为父母。
据我所知,我身边的朋友像我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我们这一人群,都是从农村或者小城市来到一二线城市的,在城市买房定居,大致已花掉家里的多半积蓄,老人跟着子女做新时代的移民,在陌生的城市没有亲朋没有好友,还要承担照顾孙子的重任,有时候还要因为带孩子的观念与子女不合而导致分歧乃至被斥责……在我居住的小区,周一到周五带孩子的爷爷奶奶们,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操着不同的口音,费劲地交流着带孙子的心得,或多或少地抱怨着儿媳或者女婿。我相信这样的情景,在北上广会更多。
身边有条件的朋友,已经开始让孩子上早教班,谁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然而一节早教课程便需要接近两百元,去了两次,便难以坚持下来。早教可以不上,但幼儿园不能不上。公立幼儿园收费还算合理,然而离小区太远,横穿几条马路,对老人和孩子都不安全,更何况入学名额对外地人还有限制。小区配备的幼儿园,打着全国连锁双语幼儿园的旗号,自然收费也比公立幼儿园高一大截,一个月2000,在重庆这个平均工资水平六千左右的城市,已经不算低。而北京上海的私立幼儿园,一个月四五千元的比比皆是。
幼儿园如此,小学更是难进。虽说学区房政策变来变去,但房价一直在稳稳地上涨。市里几所口碑好的小学,大家都挤破头想进,很多人在孩子出生之前便考虑买学区房。去年热门电视剧《虎妈猫爸》里描述的情景,可以说丝毫不夸张。初中、高中甚至出国留学……这些目前已经不敢去想。
这样看来,我那位生活在四线城市的同学,过得是否像她发的朋友圈那样轻松而幸福?事实并非如此,她也时常私下向我倾诉,因家里老人年龄太大,难以照顾孩子,自己和老公都要上班,只好请了两个保姆,而在小城市想要给孩子好的教育,也需要拼人脉拼资本。
如此一对比,生活得最幸福的,算是那几位移居海外的同学了。有好几位自从生孩子后就在家做全职妈妈,而且生了老大生老二,生了老二生老三。如果条件允许,谁不想在孩子最需要自己的时候,给予他们全心全意的陪伴呢?全职妈妈,在国外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国内却备受争议。在这个很大程度上以物质来衡量个人价值的时代,全职在家带孩子的女人,在某些人眼中基本上等同于“没用、对家庭没什么贡献”的女人。
从我自己的遭遇来说,就因在家带了一年半的孩子,便遭遇了种种质疑和异样的眼神,总有人不解地问,你读了那么多年书,居然在家带孩子,岂不是浪费?就连我最要好的闺蜜,也私下里劝我,上班创造的价值,比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更大。虽然我并不认同他们的观念,但人毕竟生活在社会中,无法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在周边舆论的影响下,我迫切需要一份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上班之后,孩子不能不管,工作上也不能松懈,否则,便有人来指手画脚——“果然是因为工作能力差,才选择做全职妈妈”。有需要加班的任务,也只能待孩子熟睡后才能开工,几年来没有睡过一个好觉,这绝非夸张。
在这样的环境下,像我一样的妈妈,哪里敢生二胎?生了二胎,物质和精力上的耗费都要翻倍,工作又如何兼顾?一位在北京的闺蜜说,二胎政策出来后老公很是心动,但她表示坚决不生,除非经济条件得到“巨大的改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不许生二胎,大家拼命的躲着生,如今国家放开政策鼓励生二胎了,大家却战战兢兢不敢再生,到底是什么变了?孩子,是我们最甜蜜的负担,比起我们的父辈来说,这负担,却仿佛是越来越沉重了。
春节回到老家,毫无例外是一次又一次的聚会。大家平时各处天涯海角,有的在北上广扎根,有的在省会城市或三四线城市定居,还有的移民至澳洲、新西兰、加拿大等地,也只有春节回家才能相聚聊一下近况。我们这群人属于八零后、八五前,大多已育有一孩,今年聚会最热门的话题便是“二胎”。
年初,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如一颗重磅炸弹,让我们的生活泛起了波澜。我的一位大学同学,算是走在我们前面,毕业后便回到了家乡湖北随州,一个四线城市,结婚生子,如今女儿将满十岁,她在单独二胎政策还没出台的时候,便做了计划,并于去年三月顺利生下一个儿子,如今每每在朋友圈po照,晒着“儿女双全”的幸福。
我由衷觉得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孩子是最理想的状态。因为我自己便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漏网之鱼”。当年我的父母在生下了我哥哥之后,非常期待拥有一个女儿,于是“顶风作案”生下了我,后来被罚款350元。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哥哥对我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几乎是沿着他的轨迹一路成长,听他听过的歌,读他读过的书,他念了博士,我便发誓也要考上硕士研究生。他是一个积极、正直的人,我也形成了乐观、向上的性格。两个孩子相互依偎着成长的画面太过美好温馨,可是轮到我自己,却乐观不起来。
三年前因为房价太贵,我离开北京来到重庆定居,而两年前,我的孩子降生。因为缺乏人手照顾,我从怀孕到孩子一岁半,一直没有上班。我先生从事数据通信行业,收入在重庆本地也算高于平均水平,然而我们的压力不可谓不大,这几年基本处于月光状态,没有积蓄,没有安全感,不敢生病。
只因养一个孩子,成本实在太高。从怀孕开始,孕检一次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剖腹花费近万。我的孩子算是身体很棒的,生下来基本很少发烧感冒,然而也因为肠胃问题跑了几次医院,每次花费至少几百。有心想买国产纸尿裤,但质量确实不过关,用了一次便导致了宝宝红屁股,只好去海淘日货,仅这一项平均一个月开支便在一千左右。幸好,我的孩子一直是纯母乳,没有吃奶粉,否则花费还要翻倍,要知道,自三鹿事件之后,身边鲜有朋友给孩子吃国产奶粉。
孩子一岁半了,我重新回到职场。本想请保姆照看,谁知去市场上一打听,一个稍微有点经验的保姆,一个月工资至少在3500以上。无奈之下,只好请我爸爸来帮忙带孩子,也是难为了老人,要知道,他今年已有六十多岁,而且一辈子从没带过孩子,我小的时候他连抱都很少抱我,如今却要从头学着怎样带孩子,看着他笨手笨脚地给孩子换纸尿裤、喂饭,我觉得很心酸,为自己,也为父母。
据我所知,我身边的朋友像我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我们这一人群,都是从农村或者小城市来到一二线城市的,在城市买房定居,大致已花掉家里的多半积蓄,老人跟着子女做新时代的移民,在陌生的城市没有亲朋没有好友,还要承担照顾孙子的重任,有时候还要因为带孩子的观念与子女不合而导致分歧乃至被斥责……在我居住的小区,周一到周五带孩子的爷爷奶奶们,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操着不同的口音,费劲地交流着带孙子的心得,或多或少地抱怨着儿媳或者女婿。我相信这样的情景,在北上广会更多。
身边有条件的朋友,已经开始让孩子上早教班,谁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然而一节早教课程便需要接近两百元,去了两次,便难以坚持下来。早教可以不上,但幼儿园不能不上。公立幼儿园收费还算合理,然而离小区太远,横穿几条马路,对老人和孩子都不安全,更何况入学名额对外地人还有限制。小区配备的幼儿园,打着全国连锁双语幼儿园的旗号,自然收费也比公立幼儿园高一大截,一个月2000,在重庆这个平均工资水平六千左右的城市,已经不算低。而北京上海的私立幼儿园,一个月四五千元的比比皆是。
幼儿园如此,小学更是难进。虽说学区房政策变来变去,但房价一直在稳稳地上涨。市里几所口碑好的小学,大家都挤破头想进,很多人在孩子出生之前便考虑买学区房。去年热门电视剧《虎妈猫爸》里描述的情景,可以说丝毫不夸张。初中、高中甚至出国留学……这些目前已经不敢去想。
这样看来,我那位生活在四线城市的同学,过得是否像她发的朋友圈那样轻松而幸福?事实并非如此,她也时常私下向我倾诉,因家里老人年龄太大,难以照顾孩子,自己和老公都要上班,只好请了两个保姆,而在小城市想要给孩子好的教育,也需要拼人脉拼资本。
如此一对比,生活得最幸福的,算是那几位移居海外的同学了。有好几位自从生孩子后就在家做全职妈妈,而且生了老大生老二,生了老二生老三。如果条件允许,谁不想在孩子最需要自己的时候,给予他们全心全意的陪伴呢?全职妈妈,在国外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国内却备受争议。在这个很大程度上以物质来衡量个人价值的时代,全职在家带孩子的女人,在某些人眼中基本上等同于“没用、对家庭没什么贡献”的女人。
从我自己的遭遇来说,就因在家带了一年半的孩子,便遭遇了种种质疑和异样的眼神,总有人不解地问,你读了那么多年书,居然在家带孩子,岂不是浪费?就连我最要好的闺蜜,也私下里劝我,上班创造的价值,比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更大。虽然我并不认同他们的观念,但人毕竟生活在社会中,无法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在周边舆论的影响下,我迫切需要一份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上班之后,孩子不能不管,工作上也不能松懈,否则,便有人来指手画脚——“果然是因为工作能力差,才选择做全职妈妈”。有需要加班的任务,也只能待孩子熟睡后才能开工,几年来没有睡过一个好觉,这绝非夸张。
在这样的环境下,像我一样的妈妈,哪里敢生二胎?生了二胎,物质和精力上的耗费都要翻倍,工作又如何兼顾?一位在北京的闺蜜说,二胎政策出来后老公很是心动,但她表示坚决不生,除非经济条件得到“巨大的改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不许生二胎,大家拼命的躲着生,如今国家放开政策鼓励生二胎了,大家却战战兢兢不敢再生,到底是什么变了?孩子,是我们最甜蜜的负担,比起我们的父辈来说,这负担,却仿佛是越来越沉重了。
春节回到老家,毫无例外是一次又一次的聚会。大家平时各处天涯海角,有的在北上广扎根,有的在省会城市或三四线城市定居,还有的移民至澳洲、新西兰、加拿大等地,也只有春节回家才能相聚聊一下近况。我们这群人属于八零后、八五前,大多已育有一孩,今年聚会最热门的话题便是“二胎”。
年初,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如一颗重磅炸弹,让我们的生活泛起了波澜。我的一位大学同学,算是走在我们前面,毕业后便回到了家乡湖北随州,一个四线城市,结婚生子,如今女儿将满十岁,她在单独二胎政策还没出台的时候,便做了计划,并于去年三月顺利生下一个儿子,如今每每在朋友圈po照,晒着“儿女双全”的幸福。
我由衷觉得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孩子是最理想的状态。因为我自己便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漏网之鱼”。当年我的父母在生下了我哥哥之后,非常期待拥有一个女儿,于是“顶风作案”生下了我,后来被罚款350元。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哥哥对我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几乎是沿着他的轨迹一路成长,听他听过的歌,读他读过的书,他念了博士,我便发誓也要考上硕士研究生。他是一个积极、正直的人,我也形成了乐观、向上的性格。两个孩子相互依偎着成长的画面太过美好温馨,可是轮到我自己,却乐观不起来。
三年前因为房价太贵,我离开北京来到重庆定居,而两年前,我的孩子降生。因为缺乏人手照顾,我从怀孕到孩子一岁半,一直没有上班。我先生从事数据通信行业,收入在重庆本地也算高于平均水平,然而我们的压力不可谓不大,这几年基本处于月光状态,没有积蓄,没有安全感,不敢生病。
只因养一个孩子,成本实在太高。从怀孕开始,孕检一次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剖腹花费近万。我的孩子算是身体很棒的,生下来基本很少发烧感冒,然而也因为肠胃问题跑了几次医院,每次花费至少几百。有心想买国产纸尿裤,但质量确实不过关,用了一次便导致了宝宝红屁股,只好去海淘日货,仅这一项平均一个月开支便在一千左右。幸好,我的孩子一直是纯母乳,没有吃奶粉,否则花费还要翻倍,要知道,自三鹿事件之后,身边鲜有朋友给孩子吃国产奶粉。
孩子一岁半了,我重新回到职场。本想请保姆照看,谁知去市场上一打听,一个稍微有点经验的保姆,一个月工资至少在3500以上。无奈之下,只好请我爸爸来帮忙带孩子,也是难为了老人,要知道,他今年已有六十多岁,而且一辈子从没带过孩子,我小的时候他连抱都很少抱我,如今却要从头学着怎样带孩子,看着他笨手笨脚地给孩子换纸尿裤、喂饭,我觉得很心酸,为自己,也为父母。
据我所知,我身边的朋友像我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我们这一人群,都是从农村或者小城市来到一二线城市的,在城市买房定居,大致已花掉家里的多半积蓄,老人跟着子女做新时代的移民,在陌生的城市没有亲朋没有好友,还要承担照顾孙子的重任,有时候还要因为带孩子的观念与子女不合而导致分歧乃至被斥责……在我居住的小区,周一到周五带孩子的爷爷奶奶们,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操着不同的口音,费劲地交流着带孙子的心得,或多或少地抱怨着儿媳或者女婿。我相信这样的情景,在北上广会更多。
身边有条件的朋友,已经开始让孩子上早教班,谁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然而一节早教课程便需要接近两百元,去了两次,便难以坚持下来。早教可以不上,但幼儿园不能不上。公立幼儿园收费还算合理,然而离小区太远,横穿几条马路,对老人和孩子都不安全,更何况入学名额对外地人还有限制。小区配备的幼儿园,打着全国连锁双语幼儿园的旗号,自然收费也比公立幼儿园高一大截,一个月2000,在重庆这个平均工资水平六千左右的城市,已经不算低。而北京上海的私立幼儿园,一个月四五千元的比比皆是。
幼儿园如此,小学更是难进。虽说学区房政策变来变去,但房价一直在稳稳地上涨。市里几所口碑好的小学,大家都挤破头想进,很多人在孩子出生之前便考虑买学区房。去年热门电视剧《虎妈猫爸》里描述的情景,可以说丝毫不夸张。初中、高中甚至出国留学……这些目前已经不敢去想。
这样看来,我那位生活在四线城市的同学,过得是否像她发的朋友圈那样轻松而幸福?事实并非如此,她也时常私下向我倾诉,因家里老人年龄太大,难以照顾孩子,自己和老公都要上班,只好请了两个保姆,而在小城市想要给孩子好的教育,也需要拼人脉拼资本。
如此一对比,生活得最幸福的,算是那几位移居海外的同学了。有好几位自从生孩子后就在家做全职妈妈,而且生了老大生老二,生了老二生老三。如果条件允许,谁不想在孩子最需要自己的时候,给予他们全心全意的陪伴呢?全职妈妈,在国外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国内却备受争议。在这个很大程度上以物质来衡量个人价值的时代,全职在家带孩子的女人,在某些人眼中基本上等同于“没用、对家庭没什么贡献”的女人。
从我自己的遭遇来说,就因在家带了一年半的孩子,便遭遇了种种质疑和异样的眼神,总有人不解地问,你读了那么多年书,居然在家带孩子,岂不是浪费?就连我最要好的闺蜜,也私下里劝我,上班创造的价值,比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更大。虽然我并不认同他们的观念,但人毕竟生活在社会中,无法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在周边舆论的影响下,我迫切需要一份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上班之后,孩子不能不管,工作上也不能松懈,否则,便有人来指手画脚——“果然是因为工作能力差,才选择做全职妈妈”。有需要加班的任务,也只能待孩子熟睡后才能开工,几年来没有睡过一个好觉,这绝非夸张。
在这样的环境下,像我一样的妈妈,哪里敢生二胎?生了二胎,物质和精力上的耗费都要翻倍,工作又如何兼顾?一位在北京的闺蜜说,二胎政策出来后老公很是心动,但她表示坚决不生,除非经济条件得到“巨大的改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不许生二胎,大家拼命的躲着生,如今国家放开政策鼓励生二胎了,大家却战战兢兢不敢再生,到底是什么变了?孩子,是我们最甜蜜的负担,比起我们的父辈来说,这负担,却仿佛是越来越沉重了。
春节回到老家,毫无例外是一次又一次的聚会。大家平时各处天涯海角,有的在北上广扎根,有的在省会城市或三四线城市定居,还有的移民至澳洲、新西兰、加拿大等地,也只有春节回家才能相聚聊一下近况。我们这群人属于八零后、八五前,大多已育有一孩,今年聚会最热门的话题便是“二胎”。
年初,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如一颗重磅炸弹,让我们的生活泛起了波澜。我的一位大学同学,算是走在我们前面,毕业后便回到了家乡湖北随州,一个四线城市,结婚生子,如今女儿将满十岁,她在单独二胎政策还没出台的时候,便做了计划,并于去年三月顺利生下一个儿子,如今每每在朋友圈po照,晒着“儿女双全”的幸福。
我由衷觉得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孩子是最理想的状态。因为我自己便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漏网之鱼”。当年我的父母在生下了我哥哥之后,非常期待拥有一个女儿,于是“顶风作案”生下了我,后来被罚款350元。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哥哥对我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几乎是沿着他的轨迹一路成长,听他听过的歌,读他读过的书,他念了博士,我便发誓也要考上硕士研究生。他是一个积极、正直的人,我也形成了乐观、向上的性格。两个孩子相互依偎着成长的画面太过美好温馨,可是轮到我自己,却乐观不起来。
三年前因为房价太贵,我离开北京来到重庆定居,而两年前,我的孩子降生。因为缺乏人手照顾,我从怀孕到孩子一岁半,一直没有上班。我先生从事数据通信行业,收入在重庆本地也算高于平均水平,然而我们的压力不可谓不大,这几年基本处于月光状态,没有积蓄,没有安全感,不敢生病。
只因养一个孩子,成本实在太高。从怀孕开始,孕检一次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剖腹花费近万。我的孩子算是身体很棒的,生下来基本很少发烧感冒,然而也因为肠胃问题跑了几次医院,每次花费至少几百。有心想买国产纸尿裤,但质量确实不过关,用了一次便导致了宝宝红屁股,只好去海淘日货,仅这一项平均一个月开支便在一千左右。幸好,我的孩子一直是纯母乳,没有吃奶粉,否则花费还要翻倍,要知道,自三鹿事件之后,身边鲜有朋友给孩子吃国产奶粉。
孩子一岁半了,我重新回到职场。本想请保姆照看,谁知去市场上一打听,一个稍微有点经验的保姆,一个月工资至少在3500以上。无奈之下,只好请我爸爸来帮忙带孩子,也是难为了老人,要知道,他今年已有六十多岁,而且一辈子从没带过孩子,我小的时候他连抱都很少抱我,如今却要从头学着怎样带孩子,看着他笨手笨脚地给孩子换纸尿裤、喂饭,我觉得很心酸,为自己,也为父母。
据我所知,我身边的朋友像我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我们这一人群,都是从农村或者小城市来到一二线城市的,在城市买房定居,大致已花掉家里的多半积蓄,老人跟着子女做新时代的移民,在陌生的城市没有亲朋没有好友,还要承担照顾孙子的重任,有时候还要因为带孩子的观念与子女不合而导致分歧乃至被斥责……在我居住的小区,周一到周五带孩子的爷爷奶奶们,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操着不同的口音,费劲地交流着带孙子的心得,或多或少地抱怨着儿媳或者女婿。我相信这样的情景,在北上广会更多。
身边有条件的朋友,已经开始让孩子上早教班,谁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然而一节早教课程便需要接近两百元,去了两次,便难以坚持下来。早教可以不上,但幼儿园不能不上。公立幼儿园收费还算合理,然而离小区太远,横穿几条马路,对老人和孩子都不安全,更何况入学名额对外地人还有限制。小区配备的幼儿园,打着全国连锁双语幼儿园的旗号,自然收费也比公立幼儿园高一大截,一个月2000,在重庆这个平均工资水平六千左右的城市,已经不算低。而北京上海的私立幼儿园,一个月四五千元的比比皆是。
幼儿园如此,小学更是难进。虽说学区房政策变来变去,但房价一直在稳稳地上涨。市里几所口碑好的小学,大家都挤破头想进,很多人在孩子出生之前便考虑买学区房。去年热门电视剧《虎妈猫爸》里描述的情景,可以说丝毫不夸张。初中、高中甚至出国留学……这些目前已经不敢去想。
这样看来,我那位生活在四线城市的同学,过得是否像她发的朋友圈那样轻松而幸福?事实并非如此,她也时常私下向我倾诉,因家里老人年龄太大,难以照顾孩子,自己和老公都要上班,只好请了两个保姆,而在小城市想要给孩子好的教育,也需要拼人脉拼资本。
如此一对比,生活得最幸福的,算是那几位移居海外的同学了。有好几位自从生孩子后就在家做全职妈妈,而且生了老大生老二,生了老二生老三。如果条件允许,谁不想在孩子最需要自己的时候,给予他们全心全意的陪伴呢?全职妈妈,在国外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国内却备受争议。在这个很大程度上以物质来衡量个人价值的时代,全职在家带孩子的女人,在某些人眼中基本上等同于“没用、对家庭没什么贡献”的女人。
从我自己的遭遇来说,就因在家带了一年半的孩子,便遭遇了种种质疑和异样的眼神,总有人不解地问,你读了那么多年书,居然在家带孩子,岂不是浪费?就连我最要好的闺蜜,也私下里劝我,上班创造的价值,比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更大。虽然我并不认同他们的观念,但人毕竟生活在社会中,无法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在周边舆论的影响下,我迫切需要一份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上班之后,孩子不能不管,工作上也不能松懈,否则,便有人来指手画脚——“果然是因为工作能力差,才选择做全职妈妈”。有需要加班的任务,也只能待孩子熟睡后才能开工,几年来没有睡过一个好觉,这绝非夸张。
在这样的环境下,像我一样的妈妈,哪里敢生二胎?生了二胎,物质和精力上的耗费都要翻倍,工作又如何兼顾?一位在北京的闺蜜说,二胎政策出来后老公很是心动,但她表示坚决不生,除非经济条件得到“巨大的改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不许生二胎,大家拼命的躲着生,如今国家放开政策鼓励生二胎了,大家却战战兢兢不敢再生,到底是什么变了?孩子,是我们最甜蜜的负担,比起我们的父辈来说,这负担,却仿佛是越来越沉重了。